近日,在锦屏县敦寨镇者屯村的百部种植基地里,百部根已到了收获采收的季节。村民们正忙着采挖、捡拾、装袋,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
“我们公司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在锦屏的敦寨镇、新化乡承包了2000多亩(1亩=0.0667公顷)的土地来种植大百部,经过这几年的管护,今年的下半年开始采收,预计亩产量到达7500公斤左右。”贵州培力农本方中药有限公司基地主管龙文来说。
近年来,该县立足资源禀赋,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利用森林资源优势,把发展中药材种植作为加快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来抓,如今,中药材种植产业已成为助力群众增收、推进乡村振兴的新亮点。
“家里土地租出去3亩多,收租金。现在又来这里挖药材,一天也得200多元工钱。这个产业引进到我们这个地方来,还是给我们老百姓带来蛮多的效益。”敦寨镇者屯村村民刘应平说。
在台江县方召镇,贵州方兴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收购专车”一大早就开到了村里,将对全镇四个村寨的黑毛猪进行全包式收购。只见村民们将自家的黑毛猪装笼、称重、标记,现场一片忙碌。
方召镇黄毛村村民田洪生笑呵呵地说:“几个月时间,镇里发的黑毛猪苗就长到100公斤,卖了2000多元,心里真高兴。”
黑毛猪产业是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为了让方召黑毛猪产业更加兴旺,方召镇结合村情实际,探索“企业供资+合作社管理+农户认领”的模式。据悉,2022年3月,该镇共发放黑毛猪苗430余头,覆盖四个行政村,共计60多户农户参与,截至目前,已收购生猪1.1万公斤,农户创收39.6万元。
“老百姓对订单养殖黑毛猪是非常有积极性的,我镇也将充分利用这次黑毛猪订单农业为契机,计划于2023年向农户收购黑毛猪1000头。”台江县方召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付小燕说。
在黄平县谷陇镇食用菌种植基地,大棚内一朵朵圆润的香菇竞相生长,志愿者和村民们正忙着采摘成熟的香菇,分拣、装筐等待运往烘干地点再次加工。
“平时我们就到这里来采香菇,照顾一下菌棒,一个月的收入有3000多元。”谷陇镇务工村民王岁芳说。
据悉,该基流转土地200余亩,主要生产香菇为主。目前,基地有大棚160个,一个大棚可放3000余棒菌棒,一个菌棒可产1.5公斤鲜菇,年产菇预计能达到500余吨,产值可达450余万元。目前,随着食用菌种植基地不断发展壮大,该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势头好、效益佳的富民产业。
“明年我们计划继续扩大规模,用‘公司+农户’的形式,吸收农户进来种菇,我们帮忙销售,推动产业向集约化、公司化、市场化发展。”黄平县谷陇镇食用菌示范种植基地负责人李公明说。
近年来,我州在巩固拓展现有主导产业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坚持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户增收,推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