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這個夏天,黔東南臺盤“村BA”火爆出圈、火遍全網、火出國門,網絡傳播量超過15億人次,形成炙手可熱的現象級傳播,刷新了黔東南的外宣歷史,成為黨的二十大報告“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對外宣傳的經典案例,被網友們親切稱為“村BA”,并賦予中國“村BA”圣地的地位。
發展,最有說服力;變化,最有感召力。談到“村BA”,州政協委員潘年景說,通過臺盤“村BA”這個窗口,我們看到百姓生活有了新提升,臺盤村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從2012年的4360元提高到2021年的15600元;基礎設施有了新變化,臺盤村實現十分鐘上高速,半小時坐高鐵,5G網絡全覆蓋,家家戶戶通“硬化路”;民生事業有了新改善,建成標準衛生室,配備鄉村醫生,實現了“家門口看病,小病不出村”;鄉村治理有了新進步,鄉風文明蔚然成風,村規民約深入人心,民主協商自發自覺,打造了鄉村治理新樣板。這些變化,折射出新時代十年發展變化的直接縮影,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體現,成為觀察中國式現代化的一個窗口。
潘年景表示,“村BA”本質上是一種鄉村文化現象,折射的是精神文化生活,呈現的是文化振興圖景,全州上下都應當倍加珍惜、共同維護、認真用好、持續放大,借勢“村BA”為錦繡黔東南書寫現代化新篇章。
要堅持人民群眾在體育事業中的主體地位,借勢“村BA”搭建群眾大舞臺。以人民為中心始終是“村BA”一貫的價值取向。把賽事辦成老百姓的節日,實現每月有活動、季度有賽事、人人可參與,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體育發展的參與感、認同感、獲得感,讓全民健身蔚然成風。
要堅持以經濟思維舉辦民族民俗節慶活動,借勢“村BA”促進經濟大發展。通過市場化運作,探索出“以賽助旅、以賽扶產”全產業鏈助推鄉村振興新模式,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要堅持打造國內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借勢“村BA”推動旅游大提質。力爭把“村BA”打造成為具有國際國內影響力和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賽事,以“村BA”為支點賦能旅游業高質量發展。
要堅持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大新媒體運用傳播,借勢“村BA”展示文化大形象?!按錌A”是外界了解黔東南的重要窗口,堅持自信自強守正創新尤為重要。繼續做好“村BA”品牌傳播鏈接發展文章,借助“村BA”品牌效應,以綜述、特寫、圖片、短視頻等形式,全面展示錦繡黔東南新形象。
要堅持互幫互助,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借勢“村BA”譜寫團結大樂章。推進體育賽事與民族文化深入融合、共同發展,讓“團結互助、包容互鑒”的民族文化價值在“村BA”賽事中煥發蓬勃生機、彰顯時代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