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初步預計,2022年全州生產總值完成1312億元,增長3%左右。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71億元,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305億元,增長5.4%;第三產業增加值736億元,增長1.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下降0.5%。剔除增值稅留抵退稅影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口徑完成75.3億元,增長7.1%。城鎮新增就業6.03萬人,完成年度目標的106.9%。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控制在3%以內。
(一)重大戰略加快落實。
(二)產業加快轉型升級。工業大突破加快推進、農業大發展加快推進、旅游大提質加快推進。
(三)城鎮建設提質擴容?!皬娭莞被A不斷夯實、城市更新有序推進、城鎮品質不斷提升。
(四)發展基礎不斷夯實。重大項目支撐有力、基礎設施不斷改善。
(五)鄉村振興深入推進。脫貧攻堅成果不斷鞏固、鄉村建設成效明顯。
(六)實體經濟不斷壯大。產業大招商深入開展、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市場主體活力不斷增強。
(七)生態環境質量向好。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有序推進、生態環保力度加大、生態文明取得突破。
(八)發展活力不斷增強。重點領域改革不斷深化、開放型經濟不斷壯大、科技創新水平不斷提升。
(九)民生福祉持續增進。就業創業保障有力、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教育事業穩步發展、醫療衛生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十)風險防范有力有效。疫情防控扎實開展、債務和金融風險有效化解、糧食和能源安全不斷鞏固、安全生產態勢持續穩定。
二、2023年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和預期目標
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州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州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大力提振市場信心,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圍繞“四新”主攻“四化”,全力打好“橋頭堡”建設的攻堅戰、高質量發展的突圍戰、現代化建設的持久戰,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譜寫錦繡黔東南現代化新篇章開好局起好步。
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左右,農業、規模以上工業、服務業增加值分別增長5%、11%、6.5%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5%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5%左右;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7%左右、9%左右;城鎮新增就業5.64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省調控目標范圍內。
高質量發展主要目標是:人均GDP達3.7萬元左右,全員勞動生產率達8萬元左右;民間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46%左右,工業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17.5%左右;制造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10%左右,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占工業總產值比重13%左右;市場主體總量增長10%以上,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較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左右;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405萬畝左右,產量在2022年基礎上只增不減;農產品加工轉化率59%以上,入州游客、旅游人均花費均增長10%以上,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逐步縮小。
三、2023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任務和措施
(一)狠抓“橋頭堡”建設,在打造新發展平臺上聚力攻堅。加快承接產業轉移、加強雙向對接聯動、聚勢擴大對外開放、加快規劃政策落地。
(二)狠抓新型工業化發展,在培育主導產業上聚力攻堅。做大主導產業、做大企業主體、做大數字經濟。
(三)狠抓新型城鎮化發展,在提升城鎮承載上聚力攻堅。著力提升“州府”首位度、著力提升城鎮品質、著力提升城鄉融合發展水平。
(四)狠抓農業現代化發展,在推動鄉村振興上聚力攻堅。全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大力發展特色優勢農業、加快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
(五)狠抓旅游產業化發展,在打造國內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上聚力攻堅。促進旅游業態升級、加快閑置低效旅游項目盤活、抓好旅游宣傳營銷。
(六)狠抓穩投資促消費,在擴大內需上聚力攻堅。大力實施項目攻堅年行動、著力恢復和擴大消費。
(七)狠抓深化改革創新,在激發市場活力上聚力攻堅。扎實推進產業大招商、扎實推進優化營商環境、扎實推進重點領域改革、扎實推進科技創新。
(八)狠抓生態文明建設,在推動綠色發展上聚力攻堅。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加強生態建設、強化環境治理。
(九)狠抓民生社會事業發展,在增進民生福祉上聚力攻堅。著力強化就業保障、著力提升教育質量、著力加強衛生健康服務、著力提升社會保障水平、著力推進文化體育事業發展、著力抓好保供穩價。
(十)狠抓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在推動安全發展上聚力攻堅。持續守住重大風險紅線、持續夯實糧食能源安全、持續守牢安全生產底線、持續鞏固社會和諧穩定。
扎實做好十件民生實事。⑴開展職業技能培訓3萬人次以上;城鎮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困難人員6100人次。⑵新建改擴建幼兒園、小學、初中30所。⑶啟動建設黔東南州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成50個兒童之家;完成10個養老院提升改造。⑷實現30戶以上自然村寨垃圾收運設施覆蓋率達95%以上;實施鄉村庭院美化行動示范村100個;建成農村衛生廁所1.5萬座。⑸新增骨干水源工程配套管網150公里。⑹實施農村公路安全防護及提升工程800公里;實施普通公路危橋改造40座。⑺新開工棚戶區改造1666套,完成棚戶區改造1.38萬套;新開工老舊小區改造221個3萬戶;完成背街小巷改造212條;新建改造城鎮供排水管網265公里。⑻新建社區健身路徑或三人制籃球場20個;農體工程補充維護更新40個和提升全民健身示范站點50個;建成40個“民族團結食堂”。⑼完成5550畝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⑽建成14個鄉鎮標準化應急救援站、217個鄉鎮(街道)消防工作站;完成110個傳統村落常高壓水網設施提升,完成電改8000戶。 (黔東南州融媒體中心記者 李凱 整理)